「你有選擇權,國家的民主與家庭的溫暖」,你會選擇哪一個??

翁山蘇姬,我對他很不熟,只知道他是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,是個了不起的人物

看過電影之後,才知道他竟犧牲自己到如此的地步

但是,他也有個強有力的後盾,毫無顧忌的支持,才讓他可以奮不顧身的堅持下去、往前衝...

一位躺在藤椅上睡著的小女孩,一位嫁給英國學者的家庭主婦,誰知道竟會成為追求民主運動的代表性人物...

所有的一切從翁山蘇姬返回緬甸照料重病母親開始,從踏入緬甸機場就受到軍政府的嚴密監控,在醫院目睹軍政府任意掃蕩反抗勢力,一句「因為我帶紅色領巾,所以我可以殺你」,片中在一開始就交代了軍權主義的不人道,一聲聲的槍響,一個個染滿鮮血的軀體,一張張父親的照片被抗議民眾高舉,讓翁山蘇姬無法相信眼前所看到的,應該也是翁山蘇姬決定挺身而出的關鍵......

當決定投入民主這條路時,翁山蘇姬開始走訪各個地方演講,深入偏遠山區,認為必須讓每個人都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,堅持愛與和平......但在連母親逝世都無法在身邊,似乎在預告者,這條路上一定會失去一些東西......

可是翁山蘇姬並沒有放棄,而且還有他丈夫麥可(大衛菲利斯)的全力支持...儘管,最後遭受軟禁,被迫與家人分隔兩地,軍政府極力摧毀他的意志,可是翁山蘇姬卻越挫越勇,甚至生命遭受威脅都無所畏懼......

記得今年初總統大選的時候,許多朋友感嘆台灣民主得來不意,因此專程從大陸返鄉投票

當時,我還無法感受這話中的含意

但是,現在,我似乎可以隱略感受到是怎麼一回事.....

看這部片時,片場不斷傳來啜泣的聲音,連同行友人都說他哭了4次

但.....我卻沒有哭得稀哩嘩啦(頂多,只有感動兩次)

我認為可以從親情和國家之情兩個角度去感受片中所想表達的意義......

我覺得楊紫瓊在片中表達翁山蘇姬那為了國家民主,所展現的堅強的溫柔,表現的可圈可點

但是,對於親情那依依不捨、見面的開心,濃郁的情感,眼神中總缺乏了一點點感情,堅強過了頭....我覺得面對情感的部分,可以再誇張一點,也許更能撼動人心,畢竟這是戲劇~

相較之下,飾演她老公的大衛菲利斯反而略勝一籌...

當得知翁山蘇姬(楊紫瓊飾)必須返回緬甸的時候,僅是短短一句「我幫你訂機票」,那個眼神、那個嘆息,似乎就知道接下來艱辛的生活,卻從來沒有任何抱怨,然後,不斷的往返英國及緬甸兩地,不論是在緬甸,還是在英國,都積極的協助翁山蘇姬進行民主改革事宜,成立民主聯盟、爭取諾貝爾和平獎,從廣播中聽到翁山蘇姬遭軍方槍擊的那一刻驚恐,甚至,連自己得了癌症,一直到最後一刻,都不願翁山蘇姬返回英國的那個堅強...... 人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後必有偉大的女人;我想,不平凡的女人背後,一定有位可敬的男人.

翁山蘇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,卻無法親自出席,當時遭受軟禁的他,看著時鐘,迫切期待收音機的另一頭聲音,卻在打開收音機的那一刻遇到停電,另一台收音機卻又沒有電池的焦急,最後聽到由他兒子代為發表感言的那一刻喜悅,隨著收音機另一頭的音樂,翁山蘇姬打開鋼琴,讓指尖隨著音樂跳動,儘管分隔兩地,卻是在一起的遙相呼應...

這是我第一次眼眶泛淚的時刻...

老實說,我很期待這一段,很期待可以講出多感人的話,但是....情緒到頂了,卻一下消失了,導演似乎沒有太著墨在這一部分.....

另一段另我眼眶泛淚的是結尾,所有人來到翁山蘇姬被軟禁的家前,高喊他的名字......

我以為他會發表多感人肺腑的話,結果卻是結尾了....(吼~最討厭這樣的.)

雖然覺得後面有點混亂,草草結束...

但是導演除了完整的敘述緬甸追求民主的過程,另一方面也從感情的角度,讓整部片更容易為市場所接受...

就算對於緬甸文話不了解,就算對於翁山蘇姬不認識,看過這部片,至少都會有些概念...

 

「就算你無法選擇政治,但是政治也會選擇了你」~似乎說出翁山蘇姬對於這條路的無奈

反觀台灣的政治環境,竟然淪為私利的競爭,實在相當可悲......

arrow
arrow

    c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